1.APTT: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、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检查。
APTT延长:见于凝血因子Ⅱ、Ⅴ、Ⅷ、Ⅸ、Ⅹ、Ⅻ、Ⅺ、激肽释放酶原、高分子量激肽原及纤维蛋白原缺乏。
APTT缩短:见于血栓性疾病、血栓前状态。
2.PT:PTR及INR是监测患者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,世卫组织推荐INR。
PT延长: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Ⅰ(纤维蛋白原)、Ⅱ(凝血酶原)、Ⅴ、Ⅶ、Ⅹ缺乏;维生素K缺乏、纤溶亢进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、口服抗凝剂、严重肝病等导致的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。
PT缩短: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可见于心肌梗死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多发性骨髓瘤、脑栓塞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早期等。
3.TT:
TT延长:见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、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;提示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;提示血中有肝素或肝素物质存在,可见于正在接受肝素治疗、肝脏疾病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。
TT缩短:无临床意义。
4.FIB:
FIB升高:见于糖尿病、急性心肌梗死、肾病综合征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风湿病、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、血栓前状态、恶性肿瘤、休克、大面积烧伤及急性感染等。
FIB降低:见于原发性纤溶症、低(无)纤维蛋白原血症、重型肝炎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。
5.D-二聚体:D-二聚体测定可用于排除深静脉血栓及肺血栓栓塞,其水平的变化也可用于监测溶栓治疗的效果。
D-二聚体升高: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血栓栓塞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、恶性肿瘤等。
6.FDP:
FDP升高:见于原发性纤溶、继发性纤溶。继发性纤溶常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血栓栓塞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、恶性肿瘤、肝脏或肾脏疾病、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、溶栓治疗等。
-
-
孩子肥胖怎么办?家长的5个简单有效对策
王兵 副主任医师
-
-
减重手术后怎么吃?4阶段饮食法公开!第1周喝错直接进医院
王兵 副主任医师
-
-
应酬不是发胖借口!这4个饮食+运动组合拳,让你边吃边瘦
王兵 副主任医师
-
-
肥胖预警:走路气喘时,如何科学减重?
王兵 副主任医师
-
-
肥胖正在偷走你的生育力!医生警告:这3类人备孕前必须减肥
王兵 副主任医师
-
-
尿床会遗传吗?医生会风险会增加,但多数能自愈
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
-
- 王凤双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
怀孕六个月做引产风险大吗
-
- 王凤双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
高龄备孕做哪些检查
-
- 赖思强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科
人流半个月同房了会怎么样
-
- 朱海燕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
带环与尿血有关系吗
-
- 王凤双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
女性更年期是什么时候
-
- 李娟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
人流多久能要孩子
-
肝癌一般有两处疼
肝癌患者常见的两处疼痛部位是肝区疼痛和右肩背疼痛。1、肝区疼痛: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,但肝脏表面的肝包膜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。当肝癌发生时,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,体积逐渐增大,会... 详细»
-
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是甲亢还是甲减
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通常是甲减的表现,而非甲亢。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,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。当甲状腺功能减退(甲减)时,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,对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... 详细»
-
甘草对肝脏的危害大吗
正常剂量、短期使用甘草,一般对肝脏危害较小;但长期大剂量服用甘草,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,引发假性醛固酮增多症,间接影响肝脏功能,还可能因其中的某些成分增加肝脏代谢负担,对肝脏造... 详细»
-
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
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,主要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及病毒直接侵袭,影响了面神经的正常功能。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,一方面,病毒可直接侵犯面神经,导致神经炎症、水肿,影... 详细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