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红细胞计数(RBC)
升高:生理性现象,如胎儿、新生儿以及居住在高原环境的居民;病理性升高多见于重度烧伤、尿崩症、红细胞增多症、阻塞性肺气肿、肿瘤疾病如子宫肌瘤、卵巢癌、肝癌、多囊肾等。
减少:生理性现象,如婴幼儿、部分青春期儿童、妊娠后期以及少部分老年人群;病理性减低多见于红细胞生成减少,如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白血病、缺铁性贫血、巨幼细胞性贫血等;红细胞破坏增多,多见于地中海贫血、溶血病、大面积烧伤、溶血性贫血等;红细胞丢失过多,见于消化道出血、宫外孕、脾破裂、出血性疾病、疟疾等。
二、血红蛋白(Hb或HGB)
生理性减少:多见于婴幼儿、青春期儿童以及妊娠后期。
病理性升高:重度腹泻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、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肿瘤等。
病理性减少:重大创伤、上消化道出血、脾破裂、寄生虫病、地中海贫血、疟疾、慢性失血性贫血、ABO溶血病等。
三、血细胞比容(HCT)
升高:见于严重呕吐、腹泻、大面积烧伤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、重度脱水等。
减少:主要见于不同类型的贫血。
四、平均红细胞体积(MCV)
升高:生理性升高如新生儿、妊娠、服用激素药;病理性升高如肝脏疾病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巨幼细胞贫血、恶性贫血等。
降低:生理性现象见于婴儿出生半年内出现降低;病理性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、海洋性贫血、肝脏疾病、尿毒症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
五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(MCH)
升高:生理性现象如新生儿、妊娠、服用激素药;病理性升高如肝脏疾病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巨幼细胞贫血、恶性贫血等。
降低:生理性现象见于婴儿出生半年内出现降低;病理性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、海洋性贫血、肝脏疾病、尿毒症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
六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(MCHC)
升高:生理性升高如新生儿、妊娠、服用激素药;病理性升高如肝脏疾病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巨幼细胞贫血、溶血性贫血等。
降低:生理性现象见于婴儿出生半年内出现降低;病理性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、海洋性贫血、骨髓病性贫血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
七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(RDW)
其临床意义,需要与平均红细胞体积(MCV)相结合进行分析。
RDW在正常值范围时,结合MCV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,MCV减少多见于(轻度)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,MCV升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溶血性贫血,MCV正常见于慢性失血、脾脏切除术后。
RDW升高时,结合MCV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,MCV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,MCV升高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巨幼细胞性贫血、维生素B12缺乏症,MCV正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红细胞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等。
八、白细胞计数(WBC)
生理性升高:饱餐、运动、妊娠、精神刺激;
病理性升高: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菌感染,病毒感染、支气管肺炎、急性溶血、寄生虫病、疟疾、白血病等;
病理性减少:伤寒、水痘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病毒性肝炎、放疗、化疗等。
九、中性粒细胞(绝对值、百分比)
升高:生理性因素如分娩、饱餐、温差大等;病理性因素如细菌感染、急性创伤大出血、中毒、血液系统疾病、败血症、恶性肿瘤等。
减少: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、工业以及药用化学物质、免疫系统疾病、淋巴瘤、肝硬化等。
十、嗜酸性粒细胞(绝对值、百分比)
升高:最常见为过敏反应的疾病,如食物、药物过敏、哮喘、荨麻疹,还见于寄生虫病、湿疹、银屑病、慢性白血病、多发性骨髓瘤、猩红热、风湿性疾病等。
减少:可见于手术、烧伤的应激状态、长时间应用激素药,以及伤寒等疾病,但对于临床诊断意义不大。
十一、嗜碱性粒细胞(绝对值、百分比)
升高:超敏反应所导致的疾病如药物、关节炎,肿瘤疾病、结核、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等。
减少:无临床意义。
十二、淋巴细胞(绝对值、百分比)
生理性升高:儿童时期淋巴细胞较高,属于生理性现象。
病理性升高:感染性疾病如出血热、病毒感染、风疹、结核,寄生虫病、药物过敏、输血、移植排斥反应、淋巴瘤等。
病理性降低:常见于应用生物烷化剂如卡莫司丁、环磷酰胺等,激素类药如泼尼松,以及免疫缺陷病均可导致淋巴细胞降低。
十三、单核细胞(绝对值、百分比)
生理性升高:多见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儿以及儿童。
病理性升高:单核细胞白血病、感染性心内膜炎、疟疾、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、肺结核(活动期)等。
病理性减少:可出现于毛发状细胞白血病,呈现减少,但其临床意义不大。
十四、血小板计数(PLT)
减少:生理性现象如月经周期、新生儿等;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;还可由血小板破坏或消耗所致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风疹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淋巴瘤、上呼吸道感染等;分布异常如肝脾肿大、大量输血等。
升高:生理性现象如饱餐、大量运动可呈现一过性升高;原发性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、慢性髓系白血病等;反应性增多则多见于肿瘤、急性感染等。
十五、血小板平均容积(MPV)
增多:血小板破坏后骨髓代偿性增长、造血功能恢复等;
减少:造血功能不良、白血病、造血功能衰竭等。
十六、血小板分布宽度(PDW)
升高:巨幼细胞性贫血、慢性髓系白血病、脾切除、急性髓系白血病、血栓性疾病等;
减少:提示血小板的均一性高。
-
-
血常规报告怎么看
黄汉超 主任医师
-
-
血常规分析阅片机的原理是什么
彭洁雅 副主任技师
-
-
化验血常规需要空腹吗
赖艳榕 副主任技师
-
-
血常规可以查出白血病吗
高冠论 副主任医师
-
-
淋巴瘤的血常规有哪些异常?
饶进 主任医师
-
-
血常规检查哪项异常说明是低钾血症
邓春颖 主任医师
-
- 胡刚 襄阳市中心医院 血液内科
从血常规能不能看出有无地中海贫血
-
- 刘立宁 聊城市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
过敏性紫癜血常规有异常吗
-
- 吴海涛 朝阳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
血常规怎样看骨髓瘤
-
- 赖思强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科
孕妇血常规主要是检测什么
-
- 王海军 滕州市中医医院 普内科
怎么看血常规的化验单
-
- 王相立 朝阳市中心医院 急诊内科
月经期验血常规有影响吗
-
白血病血常规能查出来吗
血常规指的是血常规检查,血常规检查并不能直接确诊白血病,但它可以为白血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辅助信息。白血病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、血液检查、骨髓检查等多种手段。血常规检查是临床... 详细»
-
冠心病为什么查血常规
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通常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。除了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检查外,血常规也是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。首先,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... 详细»
-
为何胆囊炎患者,血常规会毫无异常?速看!
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,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、发热、恶心等症状。然而,有些患者在检查时会发现血常规结果正常,这让人感到困惑:为什么明明有症状,血常规却显示正常呢?接下来,我们就... 详细»
-
肝功能和血常规报告检查有什么用
肝功能和血常规报告是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,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。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来评估肝脏功能和全身健康状况。首先,肝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,承担着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... 详细»
-
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有什么改变
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以下改变:-红细胞和血红蛋白: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,这是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的。贫血可能表现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... 详细»
-
血常规正常有少量肺大泡
血常规正常,有少量肺大泡,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,比如肺大泡的大小、数量,是否有症状等。肺大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,肺泡壁破裂,互相融合,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。... 详细»